为助力学子掌握考研技巧,明确备考方向,5月15日下午2点半,经济贸易系在3A103教室举办了国际商务专业考研经验分享会,特邀优秀校友赵世森学长担任主讲人。本次分享会围绕考研基础概念、专业方向、备考规划、科目技巧及心态调整等核心内容展开,为大二同学提前规划考研路径提供了清晰指引。
赵世森学长是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,今年成功考上研究生。他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考研的基本框架,介绍了AB区的差别针、学硕与专硕的选择,这些概念帮助同学们结合自身职业规划做出初步方向选择。
结合国际商务专业特点,学长分析了主流考研方向,包括国际商务专硕、管理类专硕(如会计专硕)等。他详细拆解了考试科目设置:传统四科专业分两天完成,管理类专硕则压缩至一天考完两科。此外,他特别提到经济学联考近年分数线波动趋势,提醒同学们经济学考研竞争激烈,需提前关注目标院校的招生动态与参考书目变化。
针对大二学生的时间节奏,学长提出“四阶段备考法”:分别是基础阶段(5-6月):以英语词汇积累为核心,同步完成院校专业调研,明确考试范围。强化阶段(7-8月):需集中攻克专业课重难点,结合网课补足薄弱环节。优化阶段(9-11月):系统梳理知识框架,通过真题刷题查漏补缺,同时政治复习启动。冲刺阶段(12月):模拟实战场景,政治聚焦《肖四》《肖八》热点背诵,英语整理作文模板,专业课强化思维导图记忆,同时调整作息适应考试节奏。
之后学长向同学们传授了科目备考技巧。政治的性价比高但时效性强,建议8月后启动复习,后期依托模拟题突击时政热点,避免过早投入精力导致遗忘。英语要坚持“词汇+阅读+写作”三线并行。词汇注重“认知型记忆”,阅读以真题为核心分析出题逻辑,写作需提前整理书信、图表类模板,每周至少练习一篇。专业课建议采用“框架先行,细节填充”策略。关于396经济类联考部分,数学部分要注重基础题型训练,逻辑题通过真题总结常见谬误类型;写作需掌握“论证有效性分析”模板。
关于择校与心态,学长对同学们说要理性定位与自我调适。学长强调,择校需遵循“三原则”:认清自身水平、明确读研目的、信息敏感。他以自身经历提醒:“新开设硕士点的院校竞争压力较小,但需注意参考资料可能不足。”当谈及心态管理,学长建议:接受平凡、拒绝焦虑、定期复盘、张弛有度。他特别指出:“考研非唯一出路,无论结果如何,过程中的知识积累与心智磨炼都是宝贵财富。”
分享会尾声,赵世森学长以“人生如涂鸦,每一笔都算数”鼓励同学们保持积极心态,勇于尝试。
此次活动为23级的同学们搭建了与学长直接交流的平台,帮助大家在考研初期理清思路、找准方向。正如学长所言:“成功=规划+执行+心态,愿大家以今日之积淀,铸明日之辉煌。”未来,我系将持续开展升学就业系列活动,助力同学们在成长之路上稳步前行。


